Return to flip book view

2023 社會責任報告書

Page 1

Page 2

Page 3

目錄1關於東華製作依據內容範疇2校務發展內涵3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5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42023年的社會責任報告6推動主軸影響力2.1 社會參與 - 創校使命的延續與持續實踐2.2 強化在地深耕與產學鏈結,實踐對東臺灣的社會責任5.1 培養未來社會的好鄰人─大學生5.2 地方實踐的教育者─大學教師5.3 永續共好的地方夥伴─在地培力3.1 東華 2030ESG 願景藍圖3.2 利害關係人參與治理6.1 教育接應6.2 綠色療癒6.3 社群經濟6.4 科技創新產業鏈結01100204122708051634214248091106261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2023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

Page 4

Page 5

Page 6

Page 7

Page 8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利害關係人 教師 職員 學生 畢業校友 學生家長主要聯絡窗口 行政單位院系辦公室人事室研發處祕書室學務處學生會教務處教學卓越中心校友中心學務處畢業生及校友服務組各院系所溝通形式 校、院、系所務會議各級相關委員會(如:校務發展委員會、課程委員會等)東華 i 溝通平台行政會議教職員關懷教育訓練各單位網頁留言學校網頁 / 社群媒體東華 i 溝通平台校、院、系所務會議與校長有約、與院長有約新生問卷、教學評量問卷、畢業生學習經驗問卷導師時間學校網頁 / 社群媒體東華 i 溝通平台校友會應屆畢業生流向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追蹤問卷調查校友及雇主問卷校友交流資訊平台校友刊物校友回娘家活動家長資訊系統校安中心招生說明會各院系所招生家長說明會各院系所新生家長座談會家長資訊專區學校網頁 / 社群媒體利害關係人 企業 政府機關 媒體 合作夥伴 供應商 NGO 周邊社區主要聯絡窗口 學務處職涯發展委員會各院系所育成中心社會參與中心教務處祕書室研發處育成中心社會參與中心祕書室 研發處育成中心社會參與中心總務處 學務處課外活動組社會參與中心學務處教務處總務處社會參與中心溝通形式 校園徵才博覽會、企業博覽會、公司說明會、公司參訪校友及雇主問卷實習與參訪產學、計畫合作校院系所評鑑公文往來與計畫實地訪查全國大專院校校長會議、教務長會議等教育部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填報計畫合作新聞發布記者會計畫合作學術合作契約(中研院、國衛院等)請購作業採購作業志工服務計畫合作志工服務計畫合作活動贊助東華大學為追求永續發展,舉凡各項校務政策、法案或措施的調整,皆透過各管道快速提供、加強連繫。本校與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建立透明、有效的多向溝通管道,除實踐大學治理資訊透明之目標外,也希望能夠藉此瞭解他們的需求、關切的議題及對本校的期許,期待他們能夠適時反應意見並擁有參與校園決策之機會。以此作為擬訂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與相關計畫的對應策略及重要參考,形塑一個更多元美好的校園並落實大學對地方的社會責任。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管道表列,詳見下表。利害關係人參與治理3.29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Page 19

Page 20

Page 21

做了什麼 ─ 支持路徑搭建◆ 跨校議題交流透過計畫投入多年之社會參與及實踐經驗,逐漸發展成可參考之路徑與模式,於每年定期開展3至5場與USR議題或三大主軸議題相關之跨校社群論壇或研討會,聯合多校老師,透過論壇分享、交流多年教學與地方協力的實踐經驗。◆ 教師成長社群以成長社群搭建場域實踐經驗交流、課程教學策略分析等多面向的諮詢與反饋,不定期辦理社群軟性活動,協助教師精準對焦問題所在點、搭接教學服務動線,接應與支持教師將社會參與概念融入研究與課程研發,並發展跨科系教學協作策略。◆ 跨領域教師、業師連結媒合校內跨科系教師共同教學、投入實踐,並聘請實務經驗豐富的校外業師協助連結教學與實踐,如結合藝術與諮商專業,發展在地場域的多元接應。透過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結合,不僅搭建教學夥伴關係,更創造出具「抓地力」的教學實踐,強化社會參與培力課程操作。跨領域教師業師連結 跨領域教師業師連結跨領域教師業師連結跨校議題交流教師成長社群17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22

Page 23

Page 24

此次圓桌論壇著重各校在 USR、社會實踐現場的經驗回顧,並以「廚房裡的教育行動者:高溫、汗水、有時還有一些燙傷」為主題,共同分享教育實踐歷程中的體悟,包含探討與教育現場的協作模式如何客製、擾動做法、回應誰的期待與需求、要對抗的是什麼樣根深蒂固的教師文化與態度,並如何鬆動、累積更多共同關係人、教育政策如何因應等問題。2. 跨校跨國論壇經驗分享 ─ 合作經濟 SIG 系列論壇由慈濟大學 USR 教學研究中心主辦,匯聚了來自各界的參與單位,包括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慈濟科技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香港嶺南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以及花蓮縣政府社會處,以實踐合作經濟模式為探討主軸,特別邀請了日本合作社運動的資深專家 Akira Kurimoto 教授,分享他多年來在合作社運動中積累的寶貴經驗與智慧,香港嶺南大學潘毅教授分享 i-COMMON HK 消費者自主平台的理念,以校園咖啡館和文化交流團為發展主軸,提供學生創業培訓並促進公平貿易。探討在不同社會環境下推動合作社運動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期在當代社會推動合作經濟模式的實踐中,透過合作經濟,消費者與生產者能夠直接溝通,了解彼此的需求與期望,進而生產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也提高了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與品質保障。此次活動的目標不僅僅了解臺日、香港在推動合作經濟與大學參與實踐上的差異與不同經驗,更加深臺灣合作經濟夥伴單位、學校間的連結與未來共同推動的可能性,對於推動教師而言,也有機會組成跨校、跨界的支持夥伴聯盟,共同思考如何增進合作經濟研究與合作社青年幹部培力。3. 跨場域合作方案 ─ 藝術改變治療 VIP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韓毓琦老師及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老師,跨領域合作開設「用藝術改變治療」VIP 課程,將藝術與心理諮商專業結合,透過繪畫、紙箱、剪貼等複合媒材,成就鄉村孩子的課後創作活動。鄉村中孩子的生活往往較缺少文化和藝術資源,生活環境也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透過藝術的力量可以讓他們以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幫助學童減輕壓力、增加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和創造力。學生在投入現場中也能發覺自身專長與其他專業可以如何結合、共同應用與陪伴,增強大學生對所學專業能力的連結感和社會責任感。教師間透過跨領域協力與共同授課,連結彼此專業、共同經營場域與學生社群,有助於拓展教師的教學範疇和能力,強化社會參與培力課程操作。藝術改變治療 VIP 期末成果發表日本法政大學學者合作經濟20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25

Page 26

做了什麼 ─ 共培路徑搭建◆ 城鄉跨單位協作協助連結產、官、學、研端「資源整合加值」、「深化輔導培育」,轉譯在地需求與問題,引介相對應的組織資源。例如:連結企業公司和公部門能夠提供資金和物資等實質支援,也能與企業 ESG 投入支持項目合作;公部門的合作則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行政、場地等資源;與非政府組織(NGO)的合作可以提供更靈活和專業的支援,像是社區資源與投入經驗的借鏡。學術機構的角色則可以提供專業知識和研究計畫支持,協助專案的評估成效與資源整合合作。◆ 共培輔導資源投入培力人才及相應輔導支持引入是在地組織迫切的需求。大學以輔導陪伴角色,投入場域蹲點,了解場域人員組成、資源運作狀況以及議題發展執行,並且借助 NGO 或在地組織的經驗協力盤點地方真實的關鍵需求。確立發展目標與共識後,協助引介相對應的資源支持提升地方組織運作能力、地方再創能力與資源機會,以搭建具永續、社會公益、共好的發展模式,創造在地多元就業以及產業發展機會。◆ 影響力展現交流協力在地組織連結企業端以及大型交流活動,呼應創生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共培重點,建立鄉村場域組織與企業合作的能力。以盤點出的場域關鍵問題,協力精準對焦場域具「聯合國 SDGsX 企業 CSR」精神與社會影響力的議題方案,透過社會影響力名片、SRS、SROI、社會設計等工具,轉譯對接企業 ESG 所需的方案,讓企業支持東臺灣團隊推動在地永續發展行動議題。共培路徑 - 共培輔導資源投入 共培路徑 - 城鄉跨單位協作 共培路徑 - 影響力展現交流22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27

Page 28

青年夢想家東區共伴改變了什麼1. 地方青年組織培力 ─ 東區共伴2022 五月開始,東華社會參與中心與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東區光點共伴創生」系列活動,透過結合行銷、政策、財務、社會福利等各領域跨國專業人士的專題講座與經驗分享,協助社區進行地方創生,改善臺灣總體社會環境。2023 年以東區創生共伴計畫 - 東區創生數位廊帶共伴計畫為主軸,連結公益聯盟創生永續發展目標 (SDGS4 優質教育、SDGs10 減少不平等、SDG$11 永績城鄉)為培訓重點,欲建立宜花東區域三個場域與企業多面向合作的能力,而不是只有透過觀光推動在地發展。在為期一年的陪伴中,連結企業資源導入與媒合地方組織,協助宜花東創生、教育組織將議題實踐凝聚為提案方案,在地賦能,讓輔導的場域組織能精準掌握與傳遞議題影響力,呼應企業永續行動與減碳需求,為弱勢爭取CSR資源,建立符合企業永續目標的公益計畫。未來更能夠延伸到亞洲創生國際交流趨勢,讓在地化的創生團隊具有國際交流的合作與溝通準備。2. 青年培力啟蒙 ─ 青年夢想家青年對於在花蓮可以創造什麼影響力、可以與地方有哪些連結,較沒有太多想像,公共議題中學生的聲音往往被忽視。花蓮縣青年發展中心推動「花蓮青年夢想家計畫提案競賽」,2022 年開始與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攜手在地青創團隊共同輔導培力,從概念提案輔導及行動實踐支持,培養青年學生對當代社會的觀察力與實踐力,同時促進花蓮地區高中與大學的跨校互動。在學生實踐方案的過程中,與地方產業積極合作,讓跨世代、跨領域不同思維有機會交流,在地議題能從中透過方案產生更大的關注、倡議與討論。24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29

3. 在地教育社群 ─ 駐地教育「駐地教育家」從 2020 年開始,希望能以鄉村的主體性與教育需求為出發點,引入專家與相對應的資源支持,理解鄉村教育的現狀與困難,產出適合鄉村的教學經營模式,並將大學資源帶入地方教育現場,促進國小、幼兒園、特教教育的在地化精神,從教育著手為地方帶來轉變,落實大學社會責任。過去連結具不同教育專長的駐地教育家,如閱讀引導專長的溫美玉老師、幼教專長幸曼玲老師、特教林素貞老師,引導地方國小、幼教與特教教師與師培生,包含建立共學社群、工作坊研習、入班觀課、進場輔導、個案分析,協力在地教師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教學鷹架、增進師培生對教育現場的想像,發展出適合鄉村的教學模式。2023 年駐地教育以社區閱讀教育需求為主體,邀請繪本作家陳旻昱以兩週密集的日常陪伴模式,由作家、社區志工和大學志工三方以對話引導的方式激發出孩子對閱讀的想像,並且串聯地方組織與在地退休教師,以繪本製作引導閱讀教育,培力在社區與退休黃金人口,成為共同提升地方閱讀意識的推手。4. 在地社區夥伴 ─ 好生活勞動合作社以花蓮好生活勞動社為例,東華團隊以「協力非指導」的角色協助合作社漸漸恢復生機與組織性。 2020 年開始東華張瓊文教授以合作社田野調查方式進行內部擾動,重新盤整組織資源,並且藉由彼此間的對話凝聚團體的發展共識,因社員們忙碌而停擺的合作社逐漸啟動穩定運作。合作社成員們對待彼此態度不再以「監事、理事、社員」稱之,而是具有共同理想、共同打拼發展的「夥伴關係」。 2022 年合作社開始以「食農教育」的推廣為重要目標,透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計畫,以大豆為主題,與國中小配合,設計食農教育課程。引入大學生的加入,一同研擬、討論,學生經過培力,也將成為食農教育的種子教師。目前正逐步發展食農教育推廣的構想,將與花蓮更多在地有機農民合作與培力支持,培訓與連結在地農民成為食農教育的講師,除了介紹與銷售農產品以外,持續以教育、環境共好的方向前進。駐地教育家 - 張素貞老師暑期工作坊駐地教育家與幼教老師的課程與教學發展分享會25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30

Page 31

Page 32

◆ 幼兒閱讀學習需求接應- 學前閱讀- 展臂閱讀嬰幼兒教育接應方面,與花蓮的醫療照護及社福系統合作,引入台灣閱讀展臂協會ROR 的運作模式,在鄉村衛生所及診所,提供剛出生嬰兒父母的共讀概念及書籍。幼教閱讀方面以學前閱讀方案,每週導入大學生進入場域進行閱讀陪伴,並有教師指導,部分合作的幼兒園更引入大學幼教教授每月入園,給予一線幼教人員的閱讀教案建議與引導。閱讀資源的增加也有賴於企業基金會,積極連結繪本、童書、閱讀教材的捐贈,協力在地閱讀教育。做了什麼 ─ 形塑協力型社區教養網絡◆ 跨校、跨組織青少年接應- 第 26 屆 你來,做大學生- 青少年主題式學習接應- 跨界與歸零課程- 花蓮實驗教育推展- 遠鄉閃閃 - 文曄校園攝影計畫每年與社區工作者、學校老師或是機構社工攜手合作,以營隊活動或密集課程、工作坊為連結,為鄉村青少年搭建出屬於自己的學習舞台。大學端提供教案設計建議與大學生陪伴執行過程的接應,並積極媒合從企業到 NGO 組織、其他大學對於鄉村青少年陪伴的相關資源與經驗活用,組織地方青少年教育接應網絡。◆ 媒合各領域駐地專家- 駐地教育家 - 幼教- 駐地教育家 - 特教- 五味雜陳繪本工作坊- 後山縱谷教育夢網路平台以搭建一線教師支持系統為主軸,連結具豐富教學經驗與不同教育專長的駐地教育家建立在地教師共學社群,辦理工作坊研習、入班觀課、進場輔導、個案分析,協力在地教師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教學鷹架,發展出適合鄉村的教學模式。除了專家支持與給與建議外,更導入校內相關教育資源以及連結校外教育 NGO 組織合作,分享鄉村教學經驗、串聯共享資源。跨校跨組織青少年接應28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33

媒合各領域駐地專家幼兒閱讀學習需求接應29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34

Page 35

Page 36

2. 五味雜陳繪本工作坊回應在地閱讀與美感教育刺激缺乏,閱讀活動不符合學習需求,以及社區志工、退休黃金人口無適切培力資源問題。以「駐村作家 / 藝術家」為基礎,以兩週系列、日常陪伴模式作為閱讀陪伴操作,以對話、交流引導出孩子的閱讀興趣,並藉此讓鄉村孩子自我表述,展現自身與環境的關係,以動態的方式共創獨一無二的繪本。影響:社群- 1. 志工能練習用孩子的眼光與心來激發創意,重新思考閱讀推廣。2. 想延續鄉村閱讀教育的推廣與影響力。3. 凝聚社區對於在地教育、陪伴的共識。學童-1.孩子能說明自己創作的故事,增強自信。2. 孩子開始主動對於看到的書籍與繪本感興趣並拿起來翻閱。3. 對於「藝術創作」有了更實際深層互動的歷程經驗與理解。業師- 1. 能夠實踐跨專業、跨單位所共創的方案。2. 理解地方閱讀與藝術教育真實問題需求。3. 看見鄉村教育需求,啟動後續相關資源連結與實踐行動。NGO - 1. 連結跨單位資源,包含花蓮故事協會、小光故事屋,深化在地關係經營。2. 社參中心輔導社區計畫投案與執行。3. 透過暑期執行方案,連結機構照顧之學童後續的閱讀與實踐學習。改變了什麼1. 駐地教育家對教師而言,鄉村教師間的統合串聯及研習機會少,導致沒有支持教師的網絡;對孩童而言,教育資源缺乏且未必適合,家庭上則有經濟、不穩定等問題,間接導致孩童發展受限。駐地教育家從教師問題著手,從國小、幼教、特教等不同方向切入,舉辦多次研習、工作坊、個別輔導諮詢,建立支持教師的網絡;也提供孩童需要的引導與接應資源。影響:社群- 1. 培養共學支持型社群網絡,成員包含師培生、國小教師、幼教教師。2. 影響花蓮全區 13 鄉鎮教學現場。3. 擴及多個公部門與校際、園際交流。大學生- 1. 培育近 70 位大學生與一線教師共學。2. 觀摩現場教學經驗、了解地方教育現況。3. 反思在校所學與職涯規劃。教師- 1. 輔導 11 所以上幼兒園,給予實質教學與環境設計改善。2. 教師實務引導、閱讀教育增能培訓。3. 透過入班觀課,給予課程教學回饋建議。學童- 1. 幼兒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及主題式課程。2. 引導國小孩童、特教生突破學習困擾。3. 從被接應、理解需求中,建立學習興趣、提升自信。駐校教育家溫美玉老師東華研習注音怎麼教 幸老師入園壽豐鄉幼32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37

3. 大手牽小手練習曲 X 長照陪伴因應花蓮在地教育、社區組織長期推動的影響力與成效難以呈現,對於與企業對接、資源溝通以及數位建檔累積較為困難。真本事團隊與花蓮縣政府合作,打造屬於花蓮在地的教育數位創生平台,引領教育數位化。社會參與中心作為鏈接地方的平台,和真本事團隊、練習曲書店、新城安養院合作,以共同設計社會參與課程,讓東華大學生攜手鄉村孩童一起透過專案行動實踐與學習。影響:社群- 1. 連結企業、大學資源以及議題場域共創。2. 透過數位平台創建,凝聚在地組織並呈現活動成效影響力。3. 公部門與民間組織、企業連結,強化資源與技術應用。學生- 1. 透過陪伴練習曲書店的孩子以及療養院長輩,了解教育與高齡長照的真實樣態。2. 了解活動現場如何依狀況隨機調整,在一次次實際參與中累積經驗。3. 能反思經驗,化為未來實踐方案的養分。場域- 1. 安養院長輩透過與年輕大學生、學童互動,有新的刺激與樂趣。2. 擴大教育與實踐場域方案的影響力。3. 創造跨領域、跨組織合作的機會。學童- 1. 與地方長者們、大學生的互動學習。2. 從實踐中學習與理解、同理,看見自己擅長的事情,增加自信。3. 從互動中發現,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透過動手做,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五味雜陳繪本工作 大手牽小手練習曲與長照陪伴33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38

Page 39

做了什麼 ─ 建構受護者與照護者多元療癒◆ 為罕病延伸專業共伴- 威廉斯氏症喘息旅遊- 罕病陪伴- 早療合作東華大學連結地方社工與心理師、慈濟大學遺傳諮詢、醫學專業,創造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與準心理師督導系統。除了深化師生與在地醫院、社福機構合作,並以每週定期進場陪伴家戶、建立暑期罕病喘息營隊、不定期工作坊或課程陪伴的模式,透過將大學的專業性課程與受過諮商專業訓練的學生引入場域並搭建背後具專業與經驗的督導系統,結合地方資源與需求形成教育療癒人才的循環系統,組成跨專業在地罕病接應體系,打破校園與地方的隔閡,成為具多元性的喘息接應基地。為罕病延伸專業共伴35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40

Page 41

Page 42

Page 43

Page 44

2. 安心小組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如何從日常搭建起支持系統,讓鄉村地區面對災難發生時能更具韌性的及時給予支持。由地方對於突發災難接應的陪伴需求發展,於 2018 年 3月 30 日開始正式啟動長期性「安心小組」合作計畫,經由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衛生局醫政科以及東區醫療網提供經費補助,連結大學、醫院與心理師公會等專業組織多方攜手,建構撫慰災害創傷、及時進場接應的專業團隊。期待透過各方專業力量的串連,形成跨專業助人工作的安心平台,在不可預知的重大災害下守護地方心理支持前線,搭建起能緊急啟動的安全網,形成災後陪伴與撫慰的安定力量。影響:社群- 1. 增進在地專業社群的凝聚力。2. 能透過「安心小組」計畫分享資源和經驗,累積能緊急應對的能力。3. 從平時啟動訓練意識,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學生- 1. 提供準心理師實踐機會,應用所學知識。2. 透過與心理師的合作,學生能加速專業成長,學習緊急應變技巧。3. 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能拓展職涯網絡,並且了解專業助人工作樣貌。場域- 1. 災難發生時,現場可以得到來自專業的情緒支持接應。2. 能及時收到有效的接應與救助。3. 各專業的資源能有效整合,提高災害應對效率。督導系統- 1. 持續以工作坊或定期聚會增進學習、改善策略。2. 以系統形式持續培力更多助人工作者,提高應對援助的穩定度。3. 組成跨單位協作網絡。安心小組訓練系列講座40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45

3. 冒險教育相關課程善用專業學科與通識課程組成議題型主題式學程,搭建跨域人才培育,以「冒險教育微學程」結合「綠色療癒微學程」為例,透過導入冒險心靈心理治療所所長徐堅璽老師,以密集課程工作坊形式帶領「監獄裡的七堂課」、「療癒性冒險方案設計」、「青年領導才能」等課程,結合諮商專業與冒險體驗教育,學生透過課程練習引導技巧與操作,成為冒險教育實習輔導員,並進入花蓮監獄或地方中小學,善用花蓮自然環境資源,結合動態引導與陪伴接應,開創以冒險為本的鄉村教育輔導模式,從中養成具柔韌力的專業議題人才。影響:學生- 1. 培養跨領域以及科系對於冒險教育技巧整合的想像。2. 增進團隊合作與領導、接應能力。3. 透過場域實踐,能實際操作與活用所學。場域- 1. 提供更多元創新的教學模式。2. 提升社區與中小學療癒與接應力。3. 推展冒險教育的知識普及。陪伴對象- 1. 能親近花蓮在地的天然資源,並且放鬆。2. 透過引導理解自我。3. 透過操作與遊戲,提升信任力與自信。教師- 1. 透過實際運作改進教學方法。2. 培養在地冒險教育種子教師。3. 能夠實踐跨專業、跨單位所共創的方案。冒險教育相關課程41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46

Page 47

做了什麼 ─ 培養共好經濟的實務人才◆ 推動微型經濟發展與知能社群- 紅葉部落福利蛋合作社- 好生活合作社環境教育推廣- 合作找幸福- SIG 論壇「大學參與地方團結經濟實踐」- 博愛小當家以蹲點、講座、工作坊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合作社的意涵,內容包含:世界性合作社運動理念與合作社原則,認識基本模式暨多目標經營管理的創業經濟;合作社法學習,演練合作社籌組流程。並進一步從田野蹲點、工作坊培力或社區活動互動中,凝聚社區共識,搭建微型經濟體,協助釐清社區核心問題與發展目標。◆ 活絡校園互助金融- 合作經濟與地方創生實務微學程課程- 東華校園儲蓄互助社- 金融大探險課程- 合作找幸福支持東華校園儲蓄互助社與東華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等校內合作社的發展,鼓勵學生參與組織營運與向外拓展交流,向外連結金融教育推動相關學校,透過移地交流與互動、訪談,了解彼此借鏡大學金融教育的教案設計與互助金融概念、合作經濟的推廣方法。活絡校園互助金融推動微型經濟發展與知能43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48

Page 49

Page 50

2. 金融大探險課程經歷整學期絞盡腦汁的構思,金融大探險課程於 1 月 14 日的移地教學,與逢甲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夥伴分享四款由學生設計的金融教育教案。學期間的課程善用設計思考發散與聚焦概念,引導同學啟動搜尋相關主題的金融教案,分析課程對象、教學內容與元素,拆解找到的活動設計。有了對教案設計及金融教育的基礎概念後,同學試著發想與自己生活、經驗相關的金融議題。「若要設計一個教學活動」,目標對象是誰?要設計什麼樣的學習元素?進而思考如何善用影片、桌遊、簡報引導等教學活動搭配,設計完整且吸引人的教案。影響:學生- 1. 透過實際走完一次設計流程,提升對設計思考的掌握。2. 在分析與設計教案中,學習與增進金融知識。3. 從教學設計中培養教學技能與溝通表達能力。教師- 1. 推動教學創新與課程反思。2. 透過移地教學與不同學校的師生互動交流。3. 從課程運作與教學反饋中增進教學成效。NGO- 1. 了解如何與學校跨單位合作,並共同推廣應用議題。2. 促進社會金融素養提升。3.培養青年合作經濟種子教師。改變了什麼1. 博愛新村因風災,太魯閣族人遷村到政府蓋建的博愛新村內。留於村落中族人的年齡多屬中高齡,以及許多家長需於村落外工作,博愛新村內也有兒少課後照顧議題。教師與學生進入場域,以長期蹲點、工作坊的形式,協力盤整地方資源,凝聚村民對於產業與教育問題的共識,試圖扶植合作經濟體來解決地方問題,並同時進行跨社群的合作經濟培力。影響:社區- 1. 透過討論與活動增進彼此關係與共識。2. 增強合作經濟概念的認識與反思行動。3. 提升社區弱勢、課後學童照顧系統以及活動安排意識。學生- 1. 組成學生團隊,通過 2023 花蓮青年夢想家提案競賽,捲動資源。2. 增進對學童處境、社區問題的瞭解。3. 透過跟著老師進入場域,增進對合作經濟永續發展概念。教師- 1. 從工作坊與田野反饋教學與研究策略調整。2. 形塑跨越學生與社區關係的共學模式。3. 從經營社區與學生中帶來新的觀點與反思。NGO - 1. 凝聚社區據點,讓居民養成討論氛圍。2. 思考在地產業問題以及社區農產品,如紅藜、小米酒等,如何發展營銷。3. 建立對合作社運作的概念與知識。博愛新村 - 青銀共煮活動活動大合照46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1

3. 合作經濟與地方創生實務微學程課程目前歐美社會為回應永續發展而積極採轉向「經濟民主」的思維,以修補利潤導向的經濟模式為人類社會與環境生態帶來的崩壞式的衝擊,課程正呼應這種支持在地社區發展出小而美的微型社群經濟,帶領學生認識經濟參與者如何進行水平式的經濟決策,並以共享為前提,讓經濟利潤進行合理公平的分配。此外,也介紹歐盟「社會報告倡議組織」所建立社會影響力評估工具—社會報告標準(Social Reporting Standard,SRS),讓學生以分組方式進行 4 個鄰近合作社的個案採訪,並利用 SRS 工具針對個案的業務目標、投入資源、工作產出、具體成果與社會影響力進行結構式的評估分析,練習評估盤點永續性效益。影響:學生- 1. 學習影響力評估技巧與實際操作經驗。2. 增進永續與合作經濟專業思維。3. 提升友善消費意識。教師- 1. 以不同的教學工具提升教學創新。2. 順利推動合作經濟與永續教育。3. 從學生反饋觀察教學設計成效。NGO - 1. 透過學生的訪談與整理,獲得初步的SRS 社會影響力報告。2. 向外推廣組織理念 3. 經濟民主知識普及推動。合作經濟與地方創生課程博愛小當家青銀共煮活動金融大探險課程博愛小當家青銀共煮活動47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2

Page 53

做了什麼◆「無邊境永續生活員生消費合作社」建置與營運設計10 月核准立案完成至今,涉及的實質利害關係人(包括消費行為者)達到 492 人。合作社推動了多樣化的故事性商品,例如負碳霜淇淋和低碳足跡國產牛等,並且積極推動從農田到餐桌的理念。此外,還舉辦了校園共食宴,與豐山村不彎腰農場、奇萊美地有機農場以及東華農檢中心等進行合作,倡導節能減碳並推動循環農業、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也有助於環境保護和節能減碳。◆ 數位創新課程智慧化課程模組開發將增開智慧洄瀾走讀與智慧能源社區行動VIP 課程,並完成課程學程化,以數位科技工具將設計與創意轉化為實境解謎遊戲,目前已完成5 套遊戲。遊戲將社區居民邀請一同參與,體驗透過科技轉化後的在地故事,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與趣味。此外,透過智慧能源實作課程,將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科技引入防災領域,提供山洪監測與預警功能,也在 2023 年 7 月,首次在初英山社區吉安圳中進行建置,能向社區居民傳遞災害警訊,以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社區安全與福祉。49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4

◆ 洄瀾應用科技系統延續與發展輔導學生參與水土保持署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並駐村,今年獲得洄游農村農村亮點獎以及創新設計獎的肯定。在科技農牧領域,學生們與在地畜牧場以及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南區分所合作,導入高頻 RFID 技術來實現智慧產銷履歷的管理,同時也攜手師生一同學習考察畜牧業的碳盤查、淨零輔導以及綠色消費行動。◆ 綠能撲滿暨永續創源行動設立東部第一家綠電學習合作社,主張公民電廠自發自用,並推動再生能源憑證,進一步發展綠色經濟等多元價值。透過公民電廠的自發自用,社區居民可以更加直接地參與能源的生產和使用,有助於提高社區對於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參與度。同時,推動再生能源憑證的使用以及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能為東部地區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益。50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5

Page 56

2. 無邊境永續生活員生消費合作社無邊境永續生活員生消費合作社於今年 4 月進行籌組,6 月通過縣政府核准籌備,10 月核准立案完成合作社申請 ( 立案編號 1120177462)。銷售管道實體商店於今年 8月向校內承租,由藝術學院教師共同參與規劃設計,電商平台預計於今年 12 月完成建置,以增加曝光度及外溢效應。計畫協助將科技導入農牧產業,透過技術升級與創新、創造安全工作環境 ; 此外,亦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帶來永續觀光影響。並且積極建立合作社網絡,實質進行社間合作交流,與慈濟大學食在永續合作社、花蓮第二信用合作社、( 前 ) 恆春畜試所合作社、有限責任花蓮縣鶴岡文旦運銷合作社等,已建立具體社間合作關係。 影響力範圍 :1. 於立案時社員人數 23 人,佔全校人口 2%,11 月已增加至 34 人,提升至 3%、校內各類別人員參與佔比分別為教師 8 人 (24%),學生 14 人 ( 41%),職員 12 人 ( 35% )( 全校人數 10717)。2. 完成四項計畫亮點商品試賣:產學合作類「丁東鮮羊乳」、「低碳足跡國產牛」、在地特色類「吉安芋圓」、「柚香好禮組」,其中鮮羊乳約 4% 消費者持續訂購。改變了什麼1. 花蓮玩具樂園物流中心為提升在地與弱勢教育品質,計畫與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於校內設立東部第一座玩具物流據點─東華玩具樂園物流中心,整合東華大學內部人力資源,為二手玩具延續價值。考量物流中心運營永續性,跳脫「服務學習」框架,結合校內跨域自主學習「服務奉獻」領域,吸引超過 200 位不同科系學生擔任玩具醫師、玩具志工等重要任務型工作。影響力範圍 :玩具物流中心八月營運至今,玩具回收總重量高達 2092 公斤;對外提供次數總計 59 次;對外提供件數總計 2430 件;志工參與人數合計 269 人次,每月參觀人次自100 餘人增加至 230 人。除校內玩具物流中心外,營運範圍拓點至吉安鄉長良汽車檢驗廠,結合民間力量,強化深耕公益實踐價值,成為東部領導示範場館。本分項扣合 SDG 4。此外,亦導入「智慧能源實作」課程,將拆解後的玩具零件結合光電原理,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轉廢為寶,重新形塑視覺意象。 訪板橋玩具銀行 玩具物流開幕記者會 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52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7

謎遊戲導入社區,邀集社區居民共遊,體驗經由科技轉化後的在地故事;「智慧能源實作」將科技導入防災,提供山洪或土石流監測預警,並將此技術融入微水力發電、儲能、AIoT 等應用。2023 年 7 月首次於初英山社區吉安圳中進行微水力預警系統建置,當水位暴漲導致水流速達警戒值時,可傳遞訊息警示降低災損。影響力範圍 :1. 已完成 5 組校園解謎系統,預計於本學期末完成 5 組鳳林小鎮解謎遊戲。2. 符合 SDG 7「保障所有人可負擔且可持續的能源」、SDG 13「應對氣候變化」。3. 智慧洄瀾走讀 學生人數 36。4. 智慧能源社區行動 學生人數 24。5. 總投入價值為 603,608,總產出價值為 1,178,974,SROI 值為 1.95,表示每投入 1元可產生 1.95 元的社會影響力。3. 符合 SDG 8「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項目、符合 SDG 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指標。4. 試賣合作社產品及了解市場反應 (300 人 )。5. 總投入價值為1,542,723,其中包括各項直接和間接成本。總產出價值為1,154,828,包含計畫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效益的貨幣價值,將總產出價值除以總投入價值後得出 SROI 值為 0.75。這意味著每投入 1 元可產生 0.75 元的社會影響力。3. 數位創新課程智慧化課程模組開發為使課程永續發展,已將計畫課程納入合作經濟學程,於 112-1 新開設通識課程「智慧洄瀾走讀」與 VIP 課程「智慧能源社區行動」。由國際專案管理師 (PMP) 配合社區業師共同指導,了解在地智慧能源主題應用,並認識在地產業 ( 玉石、養殖、農業等 ) 與文化 ( 菸樓、砌石、客家飲食等 ) 並發想重構,將設計與創意以數位科技工具轉化為實境解無邊境永續生活員生消費合作社 數位創新課程智慧化課程模組開發 數位創新課程智慧化課程模組開發53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8

54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2023關於東華 │ 校務發展內涵 │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治理 │ 2023 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 人才培力-培養柔韌且善解的世界公民 │ 推動主軸影響力

Page 59

Page 60